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仁者阿差末。叹菩萨施及不可尽。快哉乃尔。愿欲受听菩萨戒禁不可尽谊。阿差末曰。菩萨戒净亦不可尽。有六十四事。何谓六十四。 菩萨行仁不怀害心加于众生。身亦不杀不取人物不犯他妻。若见菩萨及向众生。常行至诚未曾两舌。有诤讼者常和解之。终无骂詈不为恶口。所以者何。常有惭耻所 言护舌不妄说事。于一切人不念嫉妒。不兴恚心向于众生。所以者何。由此能忍后世端正。常正其心不事余学。恒抱悦心在于佛道。所以者何。其心清净无有尘垢爱 乐佛法。所以然者。解无异法能出上者。至心在道用慈仁故。若见沙门梵志辄以五体而自归礼。何谓为五。两手两膝及其头脑稽首足下。所以者何。因得佛道一切归 故。心常柔软见人犯非慎己不为所不缺戒。无有声闻缘觉心故。于诸犯戒而无所犯。所以者何。后世不欲生在于鱼猎愚闇家故。常修精进而不懈怠。所以者何。不 与 邪恶共从事故。戒禁完具未曾阙漏。亲近智德解深法者。不违远故。笃信禁戒所奉正故。顺戒如法一切众生皆歌叹故。其护戒禁清彻至真。本心快故行持戒要。无能 传非说其瑕秽。无邪心故。其戒完具。不复迷惑从六衰故。所奉戒行莫不宣闻诸佛正觉之所知故。戒无所求如己乐故。戒知止足无所贪故。其戒纯淑不杂众恶。身意 坦然无所乐故。常好闲居未曾喜乐于众闹故。戒能备悉如道法训。不从他人有所受故。谨慎禁戒不以好服而为绮饰。德无能逮誓如本愿。不以甘美而乱意也。所以者 何。以有道力制众恶故。所行如戒诸天人民莫不悦故。行慈心戒护众生故。修悲哀戒忍众苦故。遵于护戒不懈怠故。以等心戒为一切众。
任于善恶无二心故。常察禁戒不为损耗。不听其心为驰骋故。戒不念恶不传人非护一切故。坚执持戒不听其意随所欲故。顺布施戒养育一切众生之故。为忍辱 戒不起心故。志精进 戒不回转故。禅思之戒得安定故。奉智慧戒博听正义无厌足故。修广闻戒觉要法故。随善师戒达诸法故。舍恶师戒离众邪学不真路故。无猗身戒 知诸万物皆无常故。不贪命戒其功德业如紫金故。无悔恨戒其意净故。无虚饰戒学清净故。不烦苛戒其意鲜明无垢浊故。不焦然戒不烧身故。不迷惑戒不随欲故。不 危烧戒无所害故。无抵突戒心不乱故。伏心之戒意无误故。通寂静戒不为俗业之所废故。顺真正戒智如教故。具诸愿戒本清净故。如如来戒。所以者何。随本要故。 如佛定戒常怀等心度众生故。从一切智入道门戒。所以者何。不抱恨故。是为菩萨六十四事。清净禁戒而不可尽。
阿差末菩萨复谓舍利弗言。菩萨复有净戒。不自贪身不念一切。不想我人不计寿命。不思名色痛想行识。不猗四种地水火风。各有四大戒。不有眼色耳声鼻香 舌味身触心法。无身口心其戒向净。是相一心而不迷荒。谛观诸法戒以过空无想不愿。亦无形像过于三界。不着不缚。其戒不念尔故不为已生。所以者何。无所生 故。所以为戒无作不作本无所造。由是之故戒无部界。此止中间亦无所止。意净为戒识无所住。所以者何。无想念故。戒无所拘。所以然者。无欲力故。亦不住色亦 不无色。而俱同尘是名曰戒。离婬怒痴因愚冥脱是故曰戒。不着不断舍十二缘是故曰戒。不念我所除我不我。不住欲故是故曰戒。无作不求不住色想。亦不处在一 切 名色是故曰戒。不随因缘无烦无苛。无我非我不与疑合是故曰戒。亦不贪福不无功德。以越诸恶非法之事。所以者何。愚者非法是故曰戒。无有扰恼其身心止是故戒 相。奉慎戒者如病得愈。不断诸佛经典正籍。法身坦然不可尽故不断法身。所以者何。无二业故。一者不着。二者不断。不断圣众因用脱故。不断诸学。所以者何。 顺禁戒故。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因本清净故不可尽。何谓俗戒。谓生死处亦有尽矣。所以者何。在于五趣故名曰尽。所以尽者。有往反故不住一处。其外神仙五通之戒 世俗之智。求上长寿神足命尽。所以者何。戒禁尽故。人戒十善亦复有尽。所以者何违舍戒故。诸欲天子戒亦有尽。所以者何。功德毕故。诸色天子定戒亦尽。所以 者何。其定乱故。无色天子寂戒亦尽。所以者何。寂意荒故。其道迹学无学罗汉戒亦有尽。所以者何。猗泥洹故。其缘觉戒亦复有尽。所以者何。无大哀故。
阿差末谓舍利弗言。唯菩萨戒独不可尽。舍利弗问。以何等故戒不可尽。阿差末曰。其戒尽者斯皆非戒。所以菩萨戒不可尽。其心不舍一切智故。是正真戒为不断种故不可尽。何谓果实道果无尽。所言种者谓菩萨心。所云果实则佛十力至不可尽。故曰菩萨戒不可尽。
阿差末谓舍利弗言。菩萨忍辱亦不可尽。有三十二事。何谓三十二无尽。不着欲者不兴此念。是我妻子身皆不犯不令他犯。是故忍辱亦不可尽。不念众恶不恨 一切。不恚众生不惟人恶。不与人诤不忘助人。有所毁击亦不掩戏。自护身行将护众人。慎己心不随。常思善德无爱欲意。得庄严身。信作善恶当得报应。口不妄语 其心清净。菩萨心强不舍一切。谛自思计心所念邪。即觉知之。心和柔软。将护其心令恶不生。修清净行生于梵天。从天上下还在人间。具足德相众好八十。逮致和 音犹如梵天。脱婬怒痴。不以恶颜恚恨向人。所作功德未曾亡失。降伏外学众邪异术。以舍众病不遭厄难。以顺具足诸佛道法。是为忍辱悉不可尽三十二。是菩萨 忍 辱。何谓忍辱。若骂詈身默不和之。若挝捶者不念报之。是谓忍辱。所以者何。不见挝者不睹己身杖本空故。若有嗔者亦不怀恨。言若幻化其起意来不生心逆。能伏 意故。若念恶者心若不知自思惟之。斯人赍恶吾不宜效。有称誉者不用悸喜。所以者何。不生此念得利益也。降伏心故。若有衰耗不以忧戚己知足故。见人叹者不用 为绮。若有诽谤不以为动。所以者何。智广大故。有恭敬者不自贡高修性安故。设礼拜者不用悦豫。亦不说言卿宜当然。若得势位不以自大。所以者何心不动故。愍 哀众生虽在勤苦不以患厌。在于乐处不用欢喜。晓了俗事皆无常故。不以世八事而见倾动。所以者何。不处其中为人所娆。终不还报无敢犯者。假使有人节节解身悉 能忍之。因欲具足菩萨业故。若害身者终无异意。了身四大合成散灭何足可贪。所以者何。缘是忍故当得佛身。悉忍众恼不可计难。
所以者何。缘是得致建立大安至道力故。菩萨若在梵志学中。现身入火无所伤害。欲令其人知心清净。化于惑意使志反真因得上天。其梵志学好喜火祠。菩萨 所现无所不变。道德超殊莫能逮者。所以者何。诸梵帝释四方天王。稽首菩萨皆为作礼。菩萨忍辱无有边底以是之故曰不可尽。其骂者忍不以为恨。亦不念之谁骂我 者。因是寂然便入法忍。不思惟之骂吾眼耳鼻口身意。若骂心乎骂所在耶。则过诸衰便逮法忍不念一切谁来骂者。寻能得入无人之忍。是诸忍者悉不为忍。所以者 何。假有号耳。谛计其忍犹山中响。有解此者入无常忍。不念得我及得他人。逮中和忍亦不自念。身随法教某不住法。是名曰忍。我独住道其余人者不建立道不兴斯 念。我念空不念实。念无思想不念有想。念忍无余不念忍余。念忍无愿不念有愿忍无生死不有终始。忍为可无不可。忍为有德不为无德。念忍无生不念所生。忍度于 世不与世合。忍为入道不为无道。念忍为脱不为无脱。解忍泥洹不为生死。菩萨忍辱不生此念。所以者何。不平等故。菩萨等忍为何谓也。解入空无所断无所着。是 菩萨忍。亦不念生不念不生。不念化生。若无化生。不兴念言有之与无。晓了此义至不可尽。以是名曰不可尽。忍悉无所作。不思当然及与不然。无有现者无缚无 脱。亦无所生无造起者。故无所生而不可尽。其忍如斯。是为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如计无所从生法忍。至于如来坐佛树下。入此忍者应得受决曰不可尽。说是法忍品 时其在会者咸皆赞曰。善哉善哉。如阿差末所说诚无有异。时十万天。悉以天华名香幡盖。供养奉散阿差末身诸菩萨上。诸天伎乐自然为鸣以娱乐之。心各旷然怀宽 弘意。一切皆言令诸众生普悉得明。若如来忍其闻此音。不恐不惧心不在懅。诸华名香幡盖充满。遍于三千大千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