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文摘大全 > 社会> 你会被机器抢去饭碗吗?

你会被机器抢去饭碗吗?

来源: 读者 作者: 小西摘录 时间: 2017-03-17 阅读:
 上课时我常对学生讲:“你们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做那些很容易被电脑或机器人取代的工作。Computer这个词,最早指的是一种职业,就是那种做计算工作的人。别觉得我危言耸听,现在大城市大学生毕业的起薪很低,你以为是什么原因?”
  
  工业革命以后的两百多年来,现在我们处在网络和数字化的“第二机器时代”,机器会慢慢取代人类的多种脑力劳动。
  
  人们通常认为,机器只能做重复的简单工作,人脑才能做更复杂的事。并非如此。不适合机器做的事,无论看上去多简单,机器都做不好,比如整理房间。虽然现在有了扫地机器人,但机器人仍然很难叠衣服、洗抹布、换床单。衣服的大小尺寸都不固定,每次把衣服扔在哪儿也不固定,所以机器人很难找到衣服并叠好它,起码目前是这样。
  
  而适合机器做的事,无论看上去多复杂,只要能遵循一定的规则,机器都会做得比人好。以股评为例,大多数股评都是噪音,东拉西扯些零碎的信息,加上些错误百出的个人臆想和解读,号称“判断”。这件事如果让机器来做,机器可以直接处理股市的各种数据和公司的历史数据,经过模型的分析运算,给出总结和预测,道理和天气预报差不多。现在《福布斯》的主页上,有个“科学叙事”(NarrativeScience)的版块,里面全是由机器人撰写的各种财务报告和分析。
  
  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艾瑞克·布伦乔尔森和安德鲁·迈克菲合作出版了《第二机器时代:聪慧技术时代的工作、进步和繁荣》一书,很畅销。作者问了三个问题:为什么第二次机器时代也就是智能机器时代无法阻挡?这如何影响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我们该怎么办?
  
  该书最有趣的是第一部分,解释了这个时代技术进步的三大特点:摩尔定律或者指数增长、数字化信息、组合式创新。摩尔定律和指数增长,大意是说过去40年,同样成本所能买到的计算能力,每年都翻一番。比如2006年突然有了智能手机,然后一切都跟着变,各种移动服务、互联网金融、3D打印等等,集中扎堆出现,这就是指数级增长的结果。
  
  信息数字化的威力我们也都见识过。一旦信息数字化了,就能借助指数级增长的计算能力和储存能力,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上小学初中时,一盘正版磁带要10块钱,进口的更贵。现在我用网易云音乐,无限量,免费。
  
  面对无穷的信息,组合式创新强调的就是对已有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组合和利用,比如打车软件。出租车业务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老问题,GPS定位技术也是旧的,但加上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朋友圈里互相发红包式的推广,组合在一起就是革命性的。有车人提供的服务和用车人的需求之间,有这些环节就够了。
  
  如果按所需技能给工作和工资分类,美国和中国的大城市都有“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高技术的从业者,借助科技进步,生产率和收入越来越高,这又带动了他们对低技术服务业的需求,提高了低技术服务人员的收入。比如大城市很多双方都工作的年轻夫妇,通常都雇用保姆,保姆的工资年年涨。而处在中间技术水平的很多工作,包括很多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所谓白领工作,可能都是在和机器竞争,劣势明显,需求不足。不仅如此,今天的很多工作,都通过网络“外包”了出去,如不用买计算机和配备技术人员就能租用云计算,不用雇人也可以使用远程文秘等等。懂得更好地利用科技的人,生产率会飞速增长,会服务和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挤掉很多人的饭碗。如果只是被动适应,那和机器有什么分别?机器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7天,不偷懒,不请假,不要社保医保,不抱怨老板,不讨厌同事,不看《杜拉拉升职记》,而且每年“工资”都比上一年低一半,和它竞争,你赢得了么?
  • 上一篇: 能占到的便宜多半不是便宜
  • 下一篇: 老板越坏,团队发展越快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