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宗镜录略讲

第11章 心中自有黄金屋(2)

后来这位穷人,自己饿得很,没得吃,到外面去采那坏壳子的稻子。在拨草的时候,有只兔子跳到他的背上,粘住了,变成了死人,“无伴得脱”,自己推不开,也找不到人帮忙。等到晚上,回到了家,死人才掉在地上,就变成了金人。

拔了根指头,去换了钱用。“随生”,又生了个指头。“用脚还出”,砍了脚,又生出来了。因此他就发财了。

可是有个坏人晓得了这件事,到他家里抢,抢回来一看,是个死人的一尸一体嘛,又不是金人。因此,还给了他。到了他家,又变成了金人。

而其金宝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其生已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父母欲试之,尽空器皿往送,发看百味具足。

他为何有这样的福报?因为他有这样一个动机;这动机是什么?

他是那么穷困饥饿,但看到别人没有饭吃,很痛苦的时候,却很真诚地发心出来:“我只有这一点米糠,请你拿去吃。”他还先问:“你肯不肯吃啊?这很不好吃的,很粗糙的。”他是这样地诚心做了,所以“九十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永远富有。

又这一生,生下来以后,“家业丰溢”,家里自然就发财了,“日夜增益”,钞票滚滚而来。“父母欲试之”,父母也觉得奇怪,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以后,从前没有钱,钱也来了,这钱来得也奇怪,所以父母“尽空器皿往送”,他在外面作事,故意拿个空的便当送给他。等拿到他手里,便当打开一看,里面什么都有,“百味具足”。

而其门下日日常有一万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

佛讲他这一生,还没有出家以前,“而其门下”,天天有一万二千人宾客,靠他生活的有那么多人。

由此看出,他这一生更是非常慷慨、好义。

“六千取债。六千还直”,就算有六千人花了他的钱,就有六千人帮他赚了回来,就是那么怪。

出家已后,随所至处,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己家无异。

出家以后,无论到哪里,大家见了他都很喜欢。这很难啊!这也是果报。有些长得很漂亮的人,看了却让人很讨厌。所以这一生,要多跟人家结欢喜缘。不要见了人,老是挂起那讨债的面孔啊!

同时他这一生“有所须,如己家无异。”出了家以后,他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是果报之故。

听了这故事,是神话也好,是真实也好,上古的事无法考证。可是有一点,故事一精一神要知道。

佛经上也提到:“富贵发心难,贫穷布施难。”人在富贵得意时,要学佛、修道、做学问,太不容易。人在富贵时,要发心是很难的。但是也有啊!那就成了佛了。釋迦牟尼佛做到,富贵发心,达摩祖师--也是王子出家的,富贵发心,这太难,不是绝对不可能的。

“贫穷布施难”,穷人自顾不暇,的确是很难,这是就客观来说,然而就主观来说,只有穷人最了解人家的苦处,而肯施援手。你说我口袋有一佰块钱,布施十块,这不稀奇。所以穷人布施难,故难能可贵。菩萨道讲求“己未度而度人”,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一点要注意。

第二点要注意,是这种经文从“阿那律者”起,佛说他前生种种的果报,固然不可查证,但这一生,在没有出家以前,他是如此慷慨、好义,就象中国孟尝君养门下三千客一样,广结善缘。宿世因缘,这一世他是如此,将来也必然显现这一世的果报。所以读书要多出一个眼睛来,才能把这种经文的两个要点看出来。我们平常人喜欢说:“我看得开”。其实,一点也看不开,而是“看进来”,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

接下来这段是富贵中发生的故事:

又如金色王施辟支佛一饭,后满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

金色王供养辟支佛一餐饭。辟支佛现身时,不会告诉你:“我是辟支佛。”都是过后方知。那现身的样子,又穷又烂、又可怜。不会现身时,放光给你看,让你来供养,没这回事。他现身时,各种形态,你不知道。所以看佛经时,若以为只有供养辟支佛才有这个功德,那你慢慢等好了。

后来的果报充满阎浮提。“阎浮提”是佛学名词,我们这个世界总称阎浮提,范围大一点又叫娑婆世界。娑婆的意思也叫堪忍。

因为这世界是缺陷的世界,不会圆满,人生定会有缺陷。中国的《易经》也这么说。《易经》开始讲乾坤两卦,最后结论“水火未济”,“未济”就是缺陷,这宇宙是缺陷的宇宙,别的宇宙不是这样。娑婆是堪忍,众生在一切缺陷中能够忍。娑婆世界分四大洲。我们这部分属于南方,称阎浮提。

因为这帝王发了一个大愿,全世界的人都得了好处。这里有个重点要注意,这也是儒家孔子春秋责备贤者的道理,在上一位的人领导下面的风气,全体行善,全体都得大福报。

“阎浮提,于七日内唯雨七宝,一切人民贫穷永断。”在他的国土中,七日内下雨,下的都是七宝,大家都发了。因此,当家长的,领导一家行善,一家得福报,做社会上一个小单位的主管,能够领导这个单位行善,这个单位整个得福报,依此类推,职务愈高的人,领导行善的责任也愈重,而产生的福报也愈大。

佛说,当知天上掉下来的七宝是怎么来的?当知“此七宝不从余处来,皆从彼王供养心中出。因起自心中,果不生异处。”是因为这帝王、这领一导一人他自身之一念至诚,由他供养心感应道交来的。有所感,就有所报应。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因为“因”“起自心中”,所以现生得到的“果”报,也就“不生异处”,心念的因果,是如此井然不乱。

有人说:“我也做了很多好事,怎么我那么受罪啊?”只要有这句话,你的果报早就没有了。心不诚啊!所以做好事,不是做生意,关键就在这里。

如阿那律金人,自作自受。所以福者,见为金宝;恶人观是死一尸一。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

以上故事,告诉我们阿那律得到金人,就是佛教所言“自作自受”的道理。所以有福德的人,看了是金宝,坏人看了,却是死一尸一。看了这段传奇故事,想到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可怕,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有人要问:“那做恶的人,为什么现在很好?”我说,你注意了,依佛家道理,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而在儒家的典籍中也指出:“天将祸之,福而报”。有时候一个坏人,是上天帮忙他得意,因为他得意了,就会快造恶业,快受恶报。你慢慢会看到的,这是很严重的。西方文化也提到“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使他疯狂。”只有使他快一点疯狂。忘了自己是什么,才会招致毁灭的果报,这也就是“天将祸之,福以报”的道理。

接着是永明寿禅师了不起的文句:“故知转变从心,前尘无定。”一切因果的转变,为善为恶,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至于外界的情形、景象,没有固定的,是会变异的。

这个道理就是说,同样一件好吃的东西摆在这里,那个福报好的人、胃口强的人,吃得津津有味。我们生病(尤其是胃病)的时候,吃也吃不下。在酒席上,就可看到很多人的果报。好吃的菜,请他多吃一点,他却不敢吃,怕晚上要吃胃药,这就是果报。真的,果报就是这个道理,不要看这是小地方。同样,好的享受,有能活活瞪着眼晓得好,就是享受不到,所以说:“前尘无定,转变从心”。

又如未开空器,甘露本无,随福所生,百味具足。善恶之境,皆是自心。

永明寿禅师根据佛说阿那律的故事来评论,象阿那律的父母试验他,把空的器皿送给他,结果盒子打开,有东西,但是“未开空器”时,“甘露本无”,其中本来就没有好吃的甘露。然而因为他的业力带来这个福报,所以“随福所生,百味具足。”

象有些人胃口好,一切好吃,不论吃什么都有味道。有些人钱很多,环境很好,但什么都不能吃。我经常说笑话,在座的不要见怪,我们现在已经堕到某一道去了,哪一道?各位自己去研究。有些人就是看得到吃不到,象我现在也落到这一道,“饿思道”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所以就:“善恶之境,皆是自心。”一切皆是唯心所变。

故《唯识论》云: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则无有一法不归宗镜,已上是世间因果。

永明寿禅师引用《唯识论》作结论说,一切的境转变是唯心,是本体的心,不是你现在思想的心,那个本体心造境形成的环境,是业力所构成。业力当然是你本体心所起用,所以讲“万法唯心”。他把这个道理及佛经全部的一精一华,形而上、形而下的道理,都收归到《宗镜录》这一本书上面,永明寿禅师在这里又做了他这一本书的广告。以上所讲的,还只讲到世间的因果,以下讲出世间的因果。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