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宗镜录略讲

第15章 不费一字三藏全(2)

“明心见一性一成佛,当下即是”。宗旨在前面卷第42时,说得很清楚。一般人都晓得一切唯心,但是那个心?心在哪里?若说:“我也相信啊!一切唯心”,那你是迷信。一般用的是缘虑心,因为你没有见到自一性一。没有明心见一性一以前,你虽然相信,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正信;要“决定信入,正解无差”,一切知见没有差错,功夫到,见地也到,那才是真正的正信。

“则举一例,诸言思路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话可说。所以释迦牟尼佛到了最后只好不说话,拈花!说了没有?说了。语言,不完全只是嘴巴,有表情,全身都在说,才表达完全。但人与人之间往往当面不用开口,也知道对方心意,迦叶微笑,正是一种“身一体语言啊!”《指月录》载,佛说法而后否定一切:“我说法49年,并没有说一个字。”

当年在大一陆上研究佛学的一些朋友很顽皮:

“唉!要讲扯谎,我看释迦牟尼佛第一。”

“去你老兄,怎么这么讲!”

“他自己说的,‘说法49年,无一字可说’,当面不认账。”

叫人笑得肚皮都笑痛了,大家都知道在说笑话。事实上是否定了一切,但是也真说了真话。这一切理论说了都不是的;直到了,“言思路绝”才是。但是为什么还要举这一部书呢?这是一部中国真正的佛学大纲。

“窥见今时学者唯在意思,多著言说。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注意了!为什么要写《宗镜录》?因为慈悲心。看到现在一般学者,用思想头脑,好高骛远来学佛,“多著言说”,对于佛法乱七八糟吹得很厉害,吹得头头是道。“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理论讲得很高,“心外无法”,但里头贪嗔痴慢疑,样样具全,念念常随境转。“唯知口说于空”,嘴里讲空,“步步恒游于有内”,每步、每步他都空不了,执著得很厉害。这是永明寿禅师说明为什么要作这一部书的原因。禅修到宋朝已经变了样,不得了,口头上的佛法太多了。这几句评论,文章好、字句好、意境好,且都对仗:“但云心外无法;念念常随境生。唯知口说于空;步步恒游有内。”

“只总举心之名字,微细行相不知。”

而且一般修禅的人,都在“笼统般若、颟顸佛一性一”,抓到一点“心”的影子,就认为悟道了;一点“证”的影子,在无明中便认为这证了禅,这严重的很。

现在一般人只总是举一个心的名字,对心的功用体会到一点点,可是“心”那微细起的作用,一点都不知道,这个要注意!尤其我们在座用功多年的人,你坐到进入一个定境,却被心的妄生,思的一面,牵走了而不知道,一样是走入外道喔!所以见不明,是第二个严重问题。

“若论无量法门广说,穷劫不尽。今所录者,为成前义。终无别旨,妄有披陈。”

进一步说,佛法是无量无边,方法多的很。现在一般修行的人,抓了一点鸡一毛一就拿它当令箭;抓了一点,就以为都学完了。“无量法门誓愿学”,你学了几个量呢?问号?要广说佛经无量法门,穷劫不尽,这劫数完了,再来个劫数,永远说不完。现在永明寿禅师把三藏十二部的一精一华节录下来成这本书,“为成前义”,为大家学佛找出一个正统的真正的理论。“终无别旨,妄有披陈”,并不想另标旨,也不敢妄加意见。

“此一心法门,是凡圣之本。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原?”

凡夫心地迷了,转入六道轮回;而悟了本一性一,就成了圣人。这一明心见一性一的心地法门,是凡圣的根本,但心的现状怎么样呢?现在国外的心理学、心象学(心的意象,也是心的作用)研究得很多。所以我们打坐,有时候得到清静,正是心影喔!拿佛学来说,正是心的行相,还在动相喔!还没有证到心的本体。大家要注意!

所以永明寿禅师再三告戒,“若不先明行相,何以深究根源”,先明行相,它的动向,你没有看清楚,我们打坐得到清静,那也是行相之一。有时候打坐有光影,有各种境界,那是第六意识,独影境界之一。这一认错,严重得很,自己对不起自己。

三种心态四种体相

“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唯识点出来了,因此达摩祖师当时传给二祖神光时,叫二祖以《楞伽经》印心,楞伽是法相唯识中的五经十一论重点,也是禅宗的重点。

《楞伽经》唯识讲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什么是心的现量?大的心的现量很严重喔!举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心的现量。所以有时候,我们大家用功,偶然一念清静,三际脱空,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好象是空,这不过是意识的偶然现量的一部分。你不要认为前念已灭,前一个思想过去了,后一个思想没有来。

我以前强调过,你们再体会一下。前面过去了,过去就过去了。未来?未来还没有来。中间这一段空空洞一洞,要你先认识心意识现量的这一面。但是有许多同学,把这个观念弄错了,认为这个意识清明面,就是现量,也错了。你假设观想得起来,前念已灭,后念不生,当前一念,真能观想阿弥陀佛屹立而不动,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也是意识的现量。一个是空像的空量,一个是有像的现量。千万不要弄错,弄错严重得很,不要说没有讲过。我讲了,如果有一点表达不完全,我有口过的;你们听错了的,不关我的事。

当然,这是个人小的现量。大而言之,诸位,真到达了大悟的境界,身心桶底脱落,与山河大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混而合一,如庵摩罗果在手掌中一样,一点灰尘,如梦如泡,那才是证到心意识的现量。不要妄认为,喔!我这一下就做到了,那很严重。平常有一点“空”,就认为这就是“禅”喔!千万不要错认了这个现量境界。

比量:我们一切缘虑心,一切的思想,一切的学问,一切的聪明,都是比量来的。比量是为计较心来的,一切后天受来的知识,比如我们买东西,这个大,这个小;这个是,这个非;这是因,这是果,这是缘,这都属于比量。

那非量呢?一精一神病的时候,或是到我们要死的时候,脑子毁坏的时候,有时打坐的时候,出现的那个境界是非量的境界。非量是错误,但也不能完全说它错误,以现代新名词“心影”来说是另一种现量。如果着了魔境,就会把非量当成真实现量。

所以永明寿师说,要修禅悟道,“故须三量,定其是非”,不要笼统。笼统而认为那就是悟了,那真是“误”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一定要在这三量上分别得清清楚楚。“真修匪滥”,真的修行不可以马虎一点,不能掺水。

“四分成其体用”,四分,唯识的相分、见分。一切物质世界与一精一神世界都是现象,现象就是相分。而见分呢?我们知道,相分的那个能知之一性一后面是见道的见分。所以明心见一性一,是见道的,见道不是证道,不可把禅搞笼统了;以唯识学来说,见道就是见道。

《楞严经》上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非见能及”,第一个“见”是能见之见。第二个“见”是所见之见,见相分之见。我们眼睛能看东西,这是眼识的作用,能见到眼识作用的那个能见之见,见那个见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那个见道之见,不是所见之见。看到光,看到空,那都是影像。“见犹离见”那个能见之见,能所两空了以后,“非见所及”,姑且称“见道”,不是我们心见、眼见所能到达的。

这是《楞严经》上所提到的,但是现在一般的人都在拼命批驳这部经典。有一预言,《楞严经》是所有佛经中最后传入中土的;将来佛法衰微时,它又会是最先失传的,那末法就来了。所以我要将《楞严经》翻作白话,就是怕它失传了。因为到了清末民初,梁启超指楞严是一部伪经。梁氏对佛法的研究较晚且无深刻工夫和造诣,但他当时颇负盛名,所以一举此说,随声附和者不少。所以盛名所致的因果很大。为人千万莫出名,一句话错了,所种的因不只一生啊! (编案:有关《楞严经》之传入经过及论证,请阅怀师所著《楞严大义今释》之叙言部分)

唯识中指出,见分,见到还不算数,还要证分,身心投入证到这个境界。你说“空”,眼睛一闭,什么都不知道;那不是空,那叫大昏沉。现量没有弄清楚。若说:“我有一点知识,大概也清楚。”那叫细昏沉,佛学要有一点研究,心一性一要分清楚,不然误了自己,何必学佛?所以要证分,证到这山河大地合一的法界同体。这不是一句空话,要证到;证了还不算,你证的对不对?还要考查考查,叫证自证分。唯识的三量四分,有条理、有秩序、有理论、有实验,步步丝丝入扣,是非常科学的。所以永明寿禅师说,你们用功,明心见一性一而证道的,就拿这代理尺码来量一量。“故须三量定其是非,真修匪滥,四分成其体用,正理无亏”。

“然后十因四缘,辩染净之生处。”

你悟了道以后,以十因四缘来辩,来决定。那么你一爱一生西方极乐净土也好,东方也好,都可以。 (编案:十因为: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因;四、摄受因;五、生起因;六、引发因;七、定别因;八、同事因;九、相违因;十、不相违因。详见《瑜伽师地论》卷38。旧译四缘为:一、因缘:六根为因,六尘为缘。二、次第缘: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续生起。三、缘缘:心心所法,由托缘而生还,是自心之所缘虑。四、增上缘: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新译四缘为:因缘、等无间缘、缘缘、增上缘。详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卷五十一、卷八十五、《成唯识论》卷七、《俱舍论》卷七以及《大毗婆沙论》卷21。)

“三报五果。鉴真俗之所归。”

三时报应,五种果位,你一爱一出家求真入道也可以,在家、在俗修行也可以,只要你正见清楚。 (编案:三报为:一、现报:依现在之业,受于现在之果报。二、生报:依此生之业,受于次生之果报。三、后报:由作业之生,隔二生以上后所受之果报。五果为: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离系果;四、士用果;五、增上果。此五果顺序及解释,各种论典略有不同,详见《显扬论》卷18、《俱舍论》卷6、《瑜伽师地论》卷28、《辩中论》卷下,尤其《大毗婆沙论》卷121,除总说外,别说更为详细。)

“则能斥小除邪,刳情破执。”

懂了这个道理,自然不会走小乘的路子,也不会走邪门外道的路子,更不会被妄想情感所困住,不会落在一般的执著上面。所以他再三的说明,著《宗镜录》是为了后世的学者,才有这慈悲的著作。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