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大明王朝之谜

袁崇焕籍贯之谜

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在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卖国贼冤名后,终于被平反昭雪,关于其一生功过的评价也已经基本形成定论。但是近年来,有关袁崇焕的籍贯之争却愈演愈烈:袁崇焕究竟是广东东莞人,还是广西藤县人?

关于袁崇焕籍贯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袁崇焕籍贯是广东东莞石碣镇水南村的说法占据着上风。但随着广西藤县之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双方争执越来越激烈。持后一说者的主要依据为:

一、在袁崇焕父亲袁子鹏的碑文(墓在广西平南县白马乡)中,记载了袁崇焕之祖袁西堂是在嘉靖初年由东莞迁往藤县四十三都白马讯的。二、在广西藤县《袁氏家谱》中,明确地记载了袁崇焕之祖袁西堂是于正德元年(公元1560年)由东莞迁往藤县。三、在北京孔庙内明清进士题名碑上袁崇焕的名下刻有“广西藤县”。四、《明怀宗实录》、《崇祯实录》《崇祯长编》、《国榷》、《明季北略》等诸书中,均记载袁崇焕是广西藤县人。如《明实录·崇祯实录》卷三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癸亥条云:“崇焕,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国榷》卷九一崇祯三年八月癸亥条云:“崇焕,字自如,藤县人。”另据《明季北略》卷二“袁崇焕守宁远”条云:“袁崇焕,号自如,广西梧州府藤县人。”五、连袁崇焕本人也说自己是藤县人。他在《天启五年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言“臣籍已属西江”,西江即浔江,指藤县。六、袁崇焕被杀后,他的妻子黄氏在藤县投水自杀。当黄氏听到袁崇焕被杀的消息后,便在住宅(上文谓藤县白马有袁崇焕故居)江岸飞鼠岩石台上纵身投江。由此,可推断认为袁崇焕系广西藤县人,要不然他妻子为何会在藤县投水自杀呢?七、在藤县白马乡有袁崇焕遗迹和故里纪念碑。

依据上述论据,持广西藤县一说者认为,袁崇焕籍贯为广西藤县有足够的证据。但持广东东莞论者对上述种种理由—一进行驳斥。他们认为在广西藤县论者提出的七大理由中,第一条和第二条理由之间有自相矛盾之处,既然袁崇焕的始祖袁西堂是由东莞迁广西的,可是墓碑上记载是嘉靖初年,而《袁氏家谱》记载却是正德元年,既然同出一家,为何会有出入?他们认为“藤县说”的第三条理由也站不住脚,不足以为据。他们以碑中与袁崇焕同科的刘存慧、杨世芳、张辇三人为例,这三人名下均刻“锦衣卫”,难道“锦衣卫”是他们的籍贯?查证《明史》卷七七《食货》,认为在每名进士所题的地名之下,均有“民籍”、“军籍”、“儒籍”、“官籍”、“匠籍”、“盐籍”(或“灶籍”)等字样。因此他们认为在《明进士题名碑录》中题袁崇焕是广西梧州藤县民籍,只能说明袁崇焕的户籍在广西藤县而已。《明怀宗实录》、《崇祯实录》、《崇祯长编》、《国榷》、《明季北略》等书所记载的,均与明进士题名碑所镌的是同出一源,都是根据袁崇焕考试的试卷来认定的,因此也不足以为有力证据。

此外,他们还对其他几条理由进行了驳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的种种依据:第一,袁崇焕曾说过自己是东莞人。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七月,因遭到魏忠贤的陷害,袁崇焕回到东莞水南。此时,正值水南父老重修三界庙,,于是他们便请袁崇焕写疏文。他在《重修三界庙疏文》中写道:“予请告以还”。袁崇焕疏文中的“予里”、“吾乡”、“同乡”、“里人”之“乡”与“里”,均指东莞水南,袁崇焕自署“里人”,即是说自己是东莞水南人。此外,袁崇焕还在《募修罗浮诸名胜疏》中说道:“去冬,余告归。”归到距罗浮不下四十里的水南。另外,一些钱别诗句亦可证明。如水南人陈杓,有《朔夜与袁大司马话别》诗。这位不出里门的布衣陈杓,也只有在自己的家乡,才能有与袁大司马话别的机会。根据这种种证据,可见袁崇焕是东莞人。第二,袁崇焕的部下大多是东莞人或东莞以外的广东人。袁崇焕在辽作战时,其幕宾、部将,很多是东莞人或东莞以外的广东人,可考证者很多,而且这些同僚、下属、好友都认为袁崇焕是东莞人。如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四月,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有司再三敦促在东莞家乡的袁崇焕上道。这时,休致居家的翰林院编修陈子壮约梁国栋、黎密、邝瑞露及袁崇焕幕宾邓桢、梁稷等十九人在广州举行盛大的饯别会。会上,各人都作诗来送别,并由赵口夫绘成《袁督师督辽饯别图》,各人将所赋的诗写于图右,最终形成《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而且,在这次饯别会上,和袁崇焕同科进士的陈子壮让邝露在“袁崇焕”之上冠以“东莞”二字。由此可见,这些人都认为袁崇焕是东莞人。第三,一直为袁墓守墓长达372年的佘氏家族认为“广西藤县论”是对历史极不负责任的说法,并指出从众多史书中的记载到1785年乾隆皇帝给袁大将军平反,再到1952年叶恭卓、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等联名上书毛泽东,呼吁保护袁墓,都十分明确地认定袁崇焕的籍贯为广东东莞。第四,有专家还考证出,袁崇焕有妹妹嫁给水南紧邻的唐洪村人唐庸行。目前,“广东东莞论”和“广西藤县论”各持己见,争论仍在继续。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