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人生智慧 > 人生美文> 将诗心唤醒(3)

将诗心唤醒(3)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于丹 时间: 2012-10-05 阅读:
这个时候家国人生中的圆满一去不返,眼前夜空所见也只是如钩的新月。在“寂寞、梧桐、深院”后面,用了一个动词“锁”。一个寂寞冷清的院子,分割开李煜和不属于他的世界,被“锁”住的,唯有寒意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无法释然的是往事,无法把握的是今天,此情此景,明月依旧,难言滋味只在心头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终于,从少年时的爱月,到中年寂寞时的月色相随,一直到情殇恨月怨月,李煜以一首绝命词完成了自己对月亮的咏叹。这首词一开头,他就责难“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是个完啊?想想当年春风,他遍拍栏干、情味切切的时候,多么希望清风常在、明月常圆,而在今天,身为异地囚徒,面对良辰美景,他已经没有欣赏的心情,只有无法承受的不耐烦,劈空发问 “春花秋月何时了”?一个人的心要被亡国之恨折磨到何等程度,才会问出这样无理的一句话?“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自顾自随着季节灿烂着、美丽着,怎么会知道我那些锦绣年华的往事?不堪往事的时候蓦然观明月,知道不堪回首月明之中,偏偏明月照彻故国江山!
异地的明月,照耀着故国的江山。同沐一片月色,当年的那些亭台楼阁,离开不久,颜色应该还鲜艳吧?它也随着江山容颜的更改一点一点地老去了吗?颓败了吗?这番浩荡愁思,除非一江汹涌春水,再无可比拟!
据说,宋太宗因为看了这首词,才给李
后主下了牵机药,使李后主四十二岁的生命断送在异国他乡。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王国维先生赞叹李煜的词是“所谓以血书者也”,这一首词就是他的“血词”的代表。这不是用笔尖蘸墨写出来的闲情小品,这是用自己的血泪伴着明月春花传递出的愁思。
人间缭乱,许多心事,更何况,他告别的是李唐盛世的家国江山。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还是回到《春江花月夜》。在这样一个满月之夜,太多漂泊江湖的游子身后,都有一处“相思明月楼”在默默地等待。这样的月圆时刻,月光不是喜人,反而是恼人的。“相思明月楼”上,那个在闺中无眠的人,要用怎样的心情去熬过这明月长夜呢?“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月光徘徊不去,久久停留,偏偏照射在梳妆台上,像是故意缭乱离人的哀愁。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爱人远行时,无情无绪的思妇镜台必然是冷落的,明月偏要雪亮亮地映照在上面,怎一个“恼”字了得!她想把明月遮住 先把窗帘放下来,哪知“玉户帘中卷不去”,不管用。那就用衣袖把它拂走,“捣衣砧上拂还来”,它还是不去啊!这句诗使我们想起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不论是李白还是张若虚的诗中,思念远人的女子们,月色清亮时,只有借助劳动忙碌,才能缓解思念。但思念实际上是驱逐不去的。月亮既然不愿意走,那就跟它商量一下,把自己的心事托付给它吧:“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在今夜的月色下,我和我心爱的人,一定在互相思念,互相遥望对方,但我们看不见对方的影,听不见对方的声,那就把我的心托付给月光,流照在他的身上,可以吗?可是,月光终究也让她失望了 距离如此遥远,不仅送信的鸿雁早就南归,连月光也无法传递相思;送信的鱼儿干脆躲了起来不见我,只有那水面的波纹,写满了我的心事。
诗歌中,这样的别情如此哀怨,又如此美丽。其实,我们的生命中有很多美丽的忧伤,可堪品味,可堪沉溺。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很多风雨,落得一身伤痛,与其躲避风雨和怨恨伤痛,不如让这伤痛酝酿成自己心中的一份美丽,起码它可以真实印证我们没有虚度光阴。明月是这种美丽忧伤的最好伴侣。当分离在物理时空上变成不可改变的事实时,明月在心理的时空上完成了一种交流和寄托。谁说明月不能对人生作出补偿?还是那句话,你信任它,它就接受你的托付。
依然是在《把酒问月》中,李太白说得好:“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对这个心有明月的诗人来说,明月从未远离。送王昌龄走的时候,李白殷殷托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心如明月,逐天涯,随海角,一生流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愿意看见的那一片月色,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月光的温度、月亮的形状、月色的表情,都不一样。
《古诗十九首》说:“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诗的主人公,是一个沉浸在思念中的女子,明月在她心里是细腻的。而对于李白这个爱月亮的人,你能想象月亮在他那里是何等辽阔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这是李白《关山月》中的浩瀚明月。
而在杜甫的眼里,明月又和李白眼中的不同。就是这种“不同”,才使千古明月,照耀了万般诗情:
 
清秋幕府井梧寒,
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
中天月色好谁看?
 
这是杜甫晚年滞留蜀中时,在《宿府》一诗中描述的明月。深夜里听着凄凉的号角,诗人触起心事,喃喃自语。月色那么静美,但是这样的月色,有谁在欣赏?有谁是他的知音,懂得他的心事,与他心心相印?“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他流落在外已经多年,与故乡早已不通音信,回家的路很难走,向前的路同样很难走,此地只是一个暂时的托身之地,他的未来又在何方?月光无语,静穆相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杜甫在月色下独自言语,苏东坡在月色下独自往来。一生浮沉于新旧党争的东坡居士,被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局促在一个小地方蹉跎岁月,心事辗转,也曾经在缺月之夜,夜不能寐,看见“缺月挂疏桐”,听见“漏断人初静”,感念自己孤单一人,就像失群的落雁,苦苦寻觅着安身立命之所。这样的夜晚,月华纵有残缺,清辉犹在;生命纵有遗憾,不改坚持。那一份拣尽寒枝的傲岸与冷月相映,沙洲寂寞,名士无悔。
 
 
当然,月光也有一份壮怀激烈!岳飞在《满江红》里回首一生,留下千古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云和月见证了一个英雄的生平,照亮了一个英雄的心愿。在社稷江山天翻地覆的动荡中,将军征战沙场,陪伴他怒发冲冠、凭栏寄傲,陪伴他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的,就是这“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照彻英雄生前的担当,明月也洗刷了豪杰身后的清誉。
拂去嫦娥的婀娜,桂影的婆娑,我们还是不禁发问,到底什么才是一轮明月的真面目?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是月亮真的含愁带恨吗?风花雪月,本不是有情人生的点缀,也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们是穿越年光时不可缺少的情感元素,一个人真想与明月交谈,明月就会不离不弃。
李白那么爱明月,他在明月之中到底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交流呢?我们看看从小就熟悉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豪放飞扬的李白,不是没有他自己的忧思和孤单,他也有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时候,但是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在孤独的那一瞬,他可以天真地举杯,向明月发出邀约。而为了回应他这份天真的邀约,明月愈发明亮,清辉流光,泼洒在地上,勾勒出他翩跹的影子,人、月、光影,交相辉映。李白不是独自一人了。当然,李白不是不明白:月亮原来真的不会喝酒啊,徒然造个影子陪伴着我。但是,那又何妨呢!姑且就这样吧!既然已经有明月和身影的陪伴,我就真的不再孤单,就让我在这个春天里痛快地畅饮吧!你看,我歌,月亮跟着歌声的节拍跃动;我舞,影子努力跟上我舞姿的跌宕;我醉了,影子也是一派陶然天真的凌乱。醒的时候,我、月亮和影子在欢喜地举杯。而现在醉了,我们就分手吧,去浪迹天涯,去云游四方 我们约定,永不离弃,终有一天,相会于浩渺云波之端。
天真的李白对明月的信任比别人要强很多,所以明月也特别钟情这位诗仙。
所有的交流、所有的信任都是相互的,人与人相约如此,人与明月相约也是如此。这轮明月从大唐的李白,一直流转到南宋的张孝祥。张孝祥在岭南做了一年的知府,受谗言挑拨,被贬官北还,途经洞庭湖,恰逢中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眼中的洞庭湖,水波不兴,平淡静谧。其实中秋的时候,洞庭湖面一定是那么清澈,更无一点风痕吗?孟浩然写洞庭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的也是八月份。为什么是“波撼岳阳城”呢?绝非了无风痕。究竟是风在动,幡在动,还是心在动呢?如果一个人心静,眼前的湖水就可以“更无一点风色”。以这样的坦荡,在浩瀚洞庭湖面上,一叶扁舟不觉孤单,只觉一片与天地交融时令人沉醉的壮阔。“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青碧的湖水如同玉做的镜子,三万顷辽阔,就我这一叶扁舟,我是何等自由啊。这一片自由天地,这一片自由心胸,可以看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水天交融的洞庭湖是这般明净清澈 天上的银河素月、地上的洞庭湖水,诗人的心又何尝不是?在这一瞬,朗月银河,流光普照,映出坦荡人心,表里一派澄澈。这份融合默契的欢喜,“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个人在贬官的路上恰逢中秋,没有捶胸顿足的号哭,没有怨天尤人的悲叹,只有与天地合而为一的喜悦,只有对明月入心的悠然领悟。此番曼妙,难以用语言传达。千载之后,他的诗词辉映月华,我们也能够悠然心会吗?
再回头看一看当年的张孝祥是多么不容易。“应念岭表经年”,在岭南这个偏僻的地方待了一年,虽然被谗言离间,但是我很清楚自己的内心:“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明月,照彻我的心灵,肺腑肝胆,冰清玉洁。这让我们想起另一句诗:“一片冰心在玉壶”。一个人坦坦荡荡,行为朗朗,秉性高洁,当然就会清澈自在。所以张孝祥说:“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我一个人在这里,虽然秋凉浸肤,但我依旧稳稳地在湖上泛舟,在空阔的湖面与天地融而为一,了无尤怨。中秋是中国人的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贬官回朝的张孝祥,谁又是他的亲人,谁与他在节日共饮?他抬头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宛如一把大勺子,低头看见了西江水,他说“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那么我就用这把大勺子,舀尽西江水,遍宴山川,自然万物都是我座上的宾客。此一刻,“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这样一个时刻,天清月朗,生命浩荡,在青天碧水之间,我叩击船舷,仰天长啸,与天地一体,和万物同欢,此乐何极,“不知今夕何夕”。
我之所以特别喜欢这首词,因为它写出了在我们生命中,懂得明月与自我的关联,你可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 上一篇: 如果我爱你
  • 下一篇: 唯美句子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