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文摘大全 > 看点> 为什么宅男不愿意离开窝

为什么宅男不愿意离开窝

来源: 未知 作者: 安静的夜 时间: 2013-08-02 阅读:
 在日本,每年有将近1百万的年轻人宅在家里,甚至数十年不肯出门。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于松本来说,所有的问题都始于他放弃学业的那一刻。
 
  他说:“我开始责怪自己,我的父母也怪我不去学校。这些压力慢慢地就开始累积起来了。”
 
  “然后,我渐渐开始害怕出门,怕和人们打交道。然后我变得无法离开家半步。”
 
  松本渐渐的断绝了和朋友的联系,甚至开始拒绝和父母交流。为了回避自己的父母,白天他就在家里睡上一整天,晚上起来熬夜看电视。
 
  “我心里面有很多负面情绪,”他说,“包括想要走出家门的欲望,对社会和父母的愤怒,对现状的悲哀,对将来的恐惧,对那些正常人的嫉妒。”
 
  松本变得很孤僻,或者说,变得很宅。
 
  在日本,hikikomori 这个人尽皆知的词是用来形容那些宅在家里的年轻人。
 
  齐藤玉是一名新晋的心理医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许多孩子放弃学业,躲在家中数月甚至数年,这些孩子的家长极力寻求各方面的帮助。齐藤玉就是在那时被这些寻求帮助的家长的惊人数量所震惊。这些宅在家里的年轻人多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多数是男性,平均年龄在15岁。
 
  表面上看这一系列的行为似乎是年轻人的懒惰所致。呆在家里等着父母伺候你多好啊!但是齐藤说这些患者都被对社会的深层恐惧而困扰着。
 
  “他们的内心遭受折磨,”齐藤说,“他们想走向社会,他们想和人交朋友,想谈恋爱,但是就是无法做到。”
 
  这些症状在患者中间各不相同。对有的人来说,症状往往在暴力行为和自闭倾向中交替体现,例如他们会对母亲动手动脚。另外的人可能会变得沮丧,沉迷于其他事物,或产生妄想。
 
  当齐藤开始他的研究时,“社会退缩”这一现象并不是不为人知,但在那时它并非是需要由医生专门处理的特殊行为,而只是作为其他问题的症状之一。
 
  当他开始注意到这个现象时,“宅”现象开始大量出现。一项保守数据估计“宅人”的数目在200,000,但是在2010年日本内阁府的调查中,“宅”现象的例子高达700,000。而理论上来说这些年轻人都躲在家里不接受调查,所以齐藤估计这个数目可能还要再高一些,总体数目大约在一百万左右。
 
  宅人的平均年龄在近20年内有所增长,从之前的21岁上涨到32岁。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习惯躲在家里呢?
 
  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促使他躲在自己卧室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来源于考试低分和一颗破碎的心。但躲回卧室这个行为本身也会给这个男孩带来一定伤害。而这些强大的社会因素联合起来就将这个男孩困在了自己的空间里。
 
  其中的压力之一来源于”sekentei” (日文译为“世間体”)。 这个词大意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在和他人交际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在与社会隔绝的过程中,宅得越久,他们就越会意识到自己社交方面的失败。他们失去了原有的自尊和自信,期待走出家门家的想法也看起来更为恐怖。
 
  家长们由于注重自己的社会地位,通常在寻求帮助之前会等上好几个月。
 
  第二个“宅”的社会因素是独立。一般来说,日本年轻女性直到结婚前都会和父母住在一起——而男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离开父母家中。将近一半宅人都对父母有暴力行为,因为大部分家庭无论如何也不会把他们赶出去。
 
  但数十年来的发展,家长们不再一味支持自己的孩子,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尊重自己并希望孩子能充实自己的社会角色,找到一份工作。
 
  松田在和父母关于事业和大学课程的选择上大吵一架之后成为了宅人。
 
  “我当时心理很健康,但是我父母把我推向一条我不想走的路,”他说,“我父亲是一名艺术家,他有自己的生意——他想让我做同样的事,”但是松本想在大公司当一名程序员,他想成为日企公司中的一名上班族。
 
  “但我的父亲说’以后社会就不是这样了。’他说‘别做上班族’。”
 
  像很多宅人一样,松田是家中长子,也寄托了父母很多的希望。在看到自己的弟弟如愿以偿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之后他变得很愤怒。“我变得很狂暴,后来必须要和父母分开住。”他说。
 
  对松田的故事的另一种诠释即是把他的行为当做日本文化的断裂。
 
  “传统上,日本心理学通常是面向群体的——日本人在群体中通常不愿意出众。”来自东京国立精神研究所的一名心理学家铃木百合子说,“但是我认为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希望能到更多个性化的、私人化的关心和照顾。我认为我们现在处于群体化和私人化二者混合的状态。”
 
  但即使是那些急切希望实现父母愿望的宅人们有时也不免会产生沮丧。
 
  安迪·弗朗,在格拉斯大学从事教育到工作过渡的研究,他把“宅”现象同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增长以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衰退联系在一块。
 
  正是在那个时候,好分数—好大学—好工作的这条黄金传送带断裂了。日本那一代的年轻人开始面临充满不确定性的,短期暂时的工作。
 
  随之而来的却并不是众人的同情,而是唾弃。
 
  日本的跳槽一族被称为“飞特族,”(freeters)——这个词是“自由”(freelance)和德语单词“劳工”(Arbeiter)两个词的结合。在政治讨论中,飞特族通常和啃老族(来源于英国短语缩写,意为未受教育或训练,待业在家的人)联合在一起。啃老族、飞特族和宅人——这三者都是用来形容无用的年轻一代的词语,他们是疲软的日本经济中的寄生虫。在20世纪60和70年代毕业、有稳定职业的老一辈人和他们并无关联。
 
  “从根本上来说,就业机会已经改变了,”弗隆说,“我认为那些家庭成员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状况。”
 
  家长们通常会被这些固执的孩子激怒。他们会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如何的让家庭蒙羞。而风险也在于此——就像松本一样——同家长的沟通同样会导致破裂。而有的家长甚至会被逼得走上极端。
 
  之前名古屋有一家公司专门处理这样的事情。家长雇佣工作人员闯进孩子的房间,狠狠地训斥他们一顿,强行将他们带离宿舍,以此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齐藤和彦是来自千叶某医院精神病专科的一名主治医师,他说突然性的干预——即使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的干预——也会造成灾难性结果。
 
  “我们出现过很多例子,病人在心理顾问面前、或者顾问离开之后会对工作人员或者父母态度十分粗暴。”和彦说。
 
  齐藤和彦很赞成一些专业医护人员对宅人进行专门接触治疗,但他说这项活动必须充分尊重病人的意见,也就是说病人必须预先知道会有医护人员出面进行干预治疗。
 
  在任何情况下,什么都不做的行为已经被证实是根本行不通的。齐藤玉将“宅”现象比喻为酗酒,在没有他人支持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戒除。
 
  在他看来,首先病人和父母的关系要“重组”,出于绝望将自己完全武装起来的母亲、满脑子策略的父亲要重新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当病人逐渐好转并且能够亲自来到诊所进行治疗,那么此时就可以用药或者进行心理辅导。群体治疗在日本心理学领域仍是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但自助治疗小组却是帮助宅人们重返社会的关键。
 
  对于松本和松田来说,病情的康复始于参加一个社团——东京的“向上青年”俱乐部。该俱乐部旨在为成员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重新介绍自己,重新走进社会。
 
  松本和松田二人和父母的关系都更近了一步。松田参加了程序员的面试,松本也找到了兼职。在松本看来,和父母慢慢开始交流之后,整个家庭都向前迈进了一步。
 
  “他们(父母)也考虑了自己过去和将来的生活方式,”松本说,“我觉得以前——即使他们一直在外工作,他们的思想也想宅人一样僵硬,而现在他们变得更开放,对自己的想法也更加诚实。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真的为他们的改变感到高兴。”
 
  即使自己的孩子无法亲自前来,很多宅人的父母也会去千叶县的医院寻求帮助。
 
  良子的儿子从22岁时开始宅在家里,逐渐与社会隔绝。
 
  起初他还会出门买东西,但后来她失望地发现网上购物的兴起使儿子再也不迈出门一步。她的儿子现在已经50岁了。
 
  “我觉得我儿子现在已经失去了自我掌控的能力了,”良子说,“或许他以前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后来被我毁掉了。”
(来源:译言网   编辑:明新)
  • 上一篇: 男人和女人的付帐目的
  • 下一篇: 中国歌舞剧的前世今生
  • 猜你喜欢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