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首见面前这位形容枯槁的高大汉子便是千人崇万人敬的三闾大夫,羞愧得无地自 容,扑通一声长跪于地,接着又有两个蒙面汉相继跪倒,但却有一个昂着螳螂似的脖子 上前一步说:“大哥休要被他蒙骗。”然后转向淳于乾问道:“你说他是三闾大夫,有 何凭证?”
跪倒的两个受辱似的站了起来,一齐冲向淳于乾:“是啊,快些拿出凭证来,否则 爷们可就不客气了!”
淳于乾反问道:“尔等可知三闾大夫的服饰有何特征吗?”
其中一个理直气壮地答道:“听人说,三闾大夫头戴切云高冠,身佩陆离长剑,这 位先生却老成斯文,休想蒙骗吾辈!……”
这位蒙面汉子的话音未落,屈原与淳于乾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屈原夜读,岂能披挂装饰得这般整齐,早已将外袍脱掉,只着内衫。当淳于乾从床 头几案上将切云冠取过来,从衣架上摘下陆离长剑的一刹那,蒙面汉子们全跪倒在地, 口称:“鼠辈有眼无珠,冒犯了三闾大夫,还请三闾大夫海涵,饶恕不恭之罪!……”
屈原躬身将这些负罪者一一扶起,强汉们解去面纱,与三闾大夫促膝交谈,谈朝纲 不正,谈辰阳百姓的疾苦,谈人民的怨愤与希望,直谈至东方破晓,方才恋恋不舍地离 去。
原来这都是些善良的农民和渔夫,为生活所迫,才聚而打家劫舍。日前听说将有当 朝高官来辰阳一游,料想必带许多金银财宝,便欲劫而分之,不料竟是三闾大夫放逐来 此。
像一张劲弓,从辰阳到溆浦,水路行的是弓背,陆路走的是弓弦,距离相差悬殊。 将近溆浦,沅江在卢峰山中穿行。牛鼻滩之险使屈原一行谈虎色变,因而决定舍舟乘车, 陆路而前。
卢峰山之险不亚于断魂崖,但这回不是攀山渡崖,而是在深山巨谷中穿行。谷中密 林参天,寒气袭人。羊肠路循山形水势蜿蜒,人在密林中穿行,犹处冰窟地窖般寒冷。 涧水汹涌奔腾,其声若雷,震耳欲聋。云在翻滚,雾在弥漫,风在怒吼,行进中的人们 乘云驾雾,飘飘悠悠,忽隐忽现,神仙一般。因为这谷涧宽不过数十丈,两岸壁立高耸, 直插云天,所以光线暗,能见度差,白昼行路,如在洞穴中摸索,速度慢得可怜。只有 当一阵狂风吹来,云消雾散,方可仰见蓝天一线,故此谷名唤“一线天”,非正晌午时, 难见曦日。谷中多歧,常令人徘徊踌躇,迷惘不知所如。
夜的帷幕降落了下来,这里无月光,无星斗,幽暗阴深,一片漆黑,人相对而立,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大家仿佛盛敛在一口大棺材里。艰难跋涉了一天的人们,不顾轰 鸣的水声,不惧阵阵虎啸、猿啼、狼嚎,枯草当床,云雾为被,倒头便睡,睡的是那么 舒适,那么香甜,那么自在,鼾声盖过了涛声——涧涛与林涛。只有屈原难以成眠,他 想得很多、很远,想到了自己的生辰,想到了父亲所赐之嘉名,想到了欢乐的童年,想 到了宦海风波,想到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他在总结,他在反思,他设想着未 来的路与行程。他似乎对以往的某些观点、认识、行径和作为有所怀疑,有所悔悟,有 了新的理解与见地。不知辗转了多久,他总算是入睡了,但夜已将尽。
天明继续赶路,时近中午,谷暗如夜,狂风肆虐,大雨滂沱。在这风狂雨暴之际, 枯枝败叶在谷中飘飞,隆隆雷声在谷内滚动,千沟万壑之水汇于谷中,山洪若猛虎下山, 似万马奔腾。突然,一道耀眼的闪电在谷中蜿蜒,一声山崩地裂般的惊雷在谷内炸响。 就是这一声欲毁灭世间万物的炸响,劈下了悬崖上的一块巨石,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 屈原一行隆隆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