杩斿洖

妙法莲华经浅释

鐩綍
第八卷 五百弟子授记品(3)
上一篇   下一篇 杩斿洖鐩綍 下一篇

薄拘罗过去生中曾持不杀生戒,故有五种福报。他刚出世,就会哈哈笑,母见之,极为惊怕,疑为妖怪,竟将他放进一锅滚油内,想以热油将他烧死,但不成功。接著又将他放人热水,想将他煮熟,但又失败。她依然不死心,将婴儿丢入深海中,但他依然未被淹死。忽然,有只鳄鱼游近,一口吞下婴儿,此为活吞,故亦谓之鱼咬不死。此鳄鱼被一渔夫网起,并剖开其腹。渔夫惊见小孩安然於鱼腹内,渔夫暗自庆幸,手刃鳄鱼时,未有累及婴孩,故谓之刀割不死。薄拘罗的五不死即(一)火烧不死、(二)水煮不死、(三)海淹不死、(四)鱼咬下死、(五)刀割不死,亦即持不杀生戒之五种福报。

周陀,又叫周利盘陀伽,是哥哥。弟弟是莎伽陀,此译小路。故兄弟俩称为大路及小路。哥哥比较聪明,弟弟较笨。在印度的风俗中,女人都要回娘家生产。故周陀之母亦不例外,但周陀出生心切,没等妈妈回到娘家,已在半路出生,故名为大路。照理身为妈妈的有过一次经验,在第二次怀孕时,应早日回娘家,但这一次,还是半路上就生下了小路。故两兄弟名道生及继道。

周陀根机深厚,贯通佛理,对於经典,过目不忘。但是弟弟根性蠢钝,所读之经书,皆旋读旋忘,懈怠不一精一进。於是众人皆议论纷纷这两个性格极端的兄弟。听了这些评语,周陀不禁责难其弟而说:「你真是没有用,五百罗汉费尽心机来教你,你还不懂,最好还俗去9弟弟不要还俗,但是哥哥却很坚决,非要弟弟还俗不可。弟弟拗不过兄长,但又不想还俗,加上自惭形秽,就上吊去了。佛得知此事,前来阻止,并劝慰莎伽陀及教他念:「扫帚扫心地,自净其意,心地扫尽,自然可开悟。」可是莎伽陀记忆力太差,记得「扫」字,又忘了「帚」字。然而佛却不厌其烦的为他重复述说。莎伽陀连念数遍,念念复念而霍然开悟!

在座听法的人相信会比他聪明的多,不要说扫帚两个字,即使是四个字也能一听便记得,念「阿弥陀佛」更是容易非常,可是我们怎麽还未能开悟?尊者虽然比我们「笨」,「开悟」却比我们快。那是因为尊者曾於宿世中,供养三世一切佛,长养善根,故根机深厚。现在为应机教化众生而故意现一个愚蠢相,为众生作一个榜样。众生见他如此愚蠢,尚且能开悟,自己要比他聪明多了,开悟的机会一定很多,於是一精一勤修道。

莎伽陀过去生中,自以为聪明,虽懂微妙法理,却不愿为众生说法,此为悭法,不作法布施,故今生得愚痴果报。不希望他人聪明,自己会变得更不聪明,所幸他曾深种善根,故还有开智慧的一天。我们学佛已久,却久久未能开悟,因为往昔未曾供养三宝及三世一切佛。此可譬为在栽种一棵树时,若能根深蒂固,此树必能枝叶茂盛。相反的,若在当初根不紮实,往後枝叶必定稀疏乾枯而凋落。因此,人要多种善根,做诸善事,功德圆满时,自然能开悟。人要福慧双修,一面修行,另一面也要行善,切勿悭法,懂一句就要说一句,要躬行实践,以身作则。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显各。」菩提萨埵不管他人毛病过错,不论他人是非。我们不要尽给他人洗衣服,反而忽略自己的脏衣服。是故解行并用才是真修行,功德才能圆满。悭法是修行中之大障碍,果报不只是愚痴,还会得哑吧之果报,不但扫、帚二字记不得,连说的机会也没有了,这有多苦!开悟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以上所说诸位罗汉,皆代表千二百罗汉。他们皆得无上正等正觉,都同一名号,为普明佛。这时唯恐众生不明白,佛陀悲心切切的以偈颂而言。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只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於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憍陈如比丘,於来世当亲见无量诸佛,承事供养,过无数劫後乃成佛道。常放光明智慧,圆满具足诸神通,佛名遍满十方界,一切众生所归敬,常说无上甚深微妙法,如慧光普放,是以名普明。在这个清净国土,菩萨们皆勇猛一精一进,咸昇妙楼阁,得最微妙道品,到十方国土游观,修诸功德,以七宝供具等奉献诸佛。作如是供养已,内心畅悦,生大欢喜,片刻间还本国土,因有种种神力所致。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後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佛之应身寿命为六万劫,正法住世是十二万劫,而像法是二十四万劫。若法灭时天人皆忧愁。五百尊者,转次授记,佛灭度之後,互相辗转,次第当作佛,都是名普明如来。其所化世间(其补处),如现在的娑婆世界,但国内严净,及种种神通自在变化之力。菩萨、声闻众等,正法及像法,寿命劫多少,如同普明如来国土正等无异,皆如上所说。迦叶,你已知我为五百罗汉授记,亦即为余诸声闻众——千二百者授记,若今日有不在场者,你应当为之宣说。

尔时五百阿罗汉。於佛前得授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於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於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五百尊者,於佛前得授已,非常欢喜,从座而起,到佛前头面顶礼,忏悔自责。能知悔过自责者,是圣贤之所为,不知悔过者就是愚痴的行为。罗汉们自责以住得少为足,未得究竟涅盘,却自谓已得。上不知有佛道可成,下不知有众生可度。只知自在安乐,什麽也不管。现在方知以往全是错的,都是无智者之所为,今乃知我等修行,合应证得如来所有功德智慧。若人自以小乘四果为究竟涅盘,就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人」譬为自己,「亲友家」譬为佛陀。醉酒而卧,「醉」表示为五欲之酒所迷,故昏迷愚蠢,得少为足。这时,佛於此世度完了众生後就到他国。「官事当行」:观此缘已尽,应到他方教化众生,以实相妙理教化众生,用大乘以教导之。然而其人无大智,只会沉迷於愚痴醉梦中,倒卧不起,不闻大乘法。在稍为清醒时,知道要求法,於是到他国去,行小乘法。为衣食故,求学小乘,如寒求衣,如饥求食,甚为艰难困苦,遍处乞索,不能自安,在小乘中,得少许境界,就自以为是,更不前进。

於後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於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盘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於是,「亲友」重遇见之——喻为今灵鹫山中,师徒相遇,佛惊叹言:你这大丈夫,为什麽为了求索衣食而枉受艰难?为什麽变得那麽穷?因为你们得少为足,不知上求佛果,下度众生,只知做一个自了汉就算了。以前我想令你们得安乐,五欲自恣,即色声香味触皆圆满,亦即五根五力的圆满,故以大乘法教化众生。只是你们不知「衣内系有宝珠」,只知求小乘而枉受勤苦忧恼,好像一般人为生活而奔波劳碌,以求自活,便以为足,这是太愚痴。现应修大乘法,因为你们「衣内之宝珠」未曾失去,换言之,佛性仍旧存在,若修大乘法,可得应得之果位,常可如意,不再贫穷。

佛亦如我们之亲友,以往为妙光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慧之心,但是我们久不接近菩萨,不知不觉将大乘法遗忘,只知在五欲上用功夫,背觉合尘,还自谓已得无上道。阿罗汉之小乘果位,如生活穷困之人,得一点就很满足。幸好以前曾发大愿,一切智愿犹在不失,现在得遇大觉世尊而觉悟我等之迷蒙。若人在往昔普发过大愿,今生因缘会遇时,亦会发大愿,即种下大乘种子。一如现在之罗汉,往昔虽然曾发大愿,但因时间太久,心性迷惑了,不知进退,自困其内,忧恼不已,幸遇良师——大觉如来,使彼等反迷归觉自识家珍。

诸比丘,你们现在所证无学之果,只是小乘,非实在灭度。我从久劫来令汝等种佛之善根,以方便权巧,示现有余涅盘相,但是汝等却误以为是究竟寂灭。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於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於无量佛宝 得少涅盘分

如无智慧人 便自以为足

世尊!我等今者乃知自身本是菩萨,得受无上正等正觉,得以传授记别作佛因缘,是从所未有,故欢喜不已。当尔之时,憍陈如对佛言:「我等得闻无上菩提,念心安隐,授佛记声,欢喜信受,得未曾有。现於佛前,生大忏悔心,自悔执小,迷昧大乘,引为自咎。得少分有余涅盘就自以为足,与无智愚人无异。」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著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游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贫穷人譬如为众生;大富亲友譬如为佛陀。众生皈依佛,如同穷人到富厚亲友家。其家甚大富有,具设诸肴膳——譬如禅悦食、法喜食。後来亲友因事外出而以无价大乘法给予穷人,就舍之而去,教化其他众生。但「穷人」一向不知自求上进,不知大乘为无价之宝,而「卧不觉知」。醉醒後,稍为有知觉时,发心修行,名为「起」。但是忘大乘而修习小乘,如游他国。小乘阿罗汉果,非究竟涅盘,如彼穷人,乞食自济,资生之具,甚是艰难。不求佛道,得少为足,不知自性内本已有大乘之种子。

与珠之亲友 後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於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盘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乃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上一篇   下一篇 杩斿洖鐩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