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宗镜录略讲

第27章 春去引得千春来(2)

世界上的真理只有一个,绝无第二个,有第二个不叫做真理,所以“余二即非真”。翻开《法华经》,这一件事是什么事实?你就找不出来了!全是神话故事。“若悟自心,即是智城。离愚痴故”,你真悟到了自心,你就达到了智城。《法华经》中讲了许多东西都是化城,化城是沿途的上下站,不是终站。公共汽车到了终站,司机请全体下车,终站就是宝所。

禅宗也好、净土也好、密宗也好,各宗各派方法不同,佛法的宗旨是一样的,终站的目的是涅槃、实相,那是宝所。公共汽车沿途的站都是化城,你要在哪一站上、下车都无妨,如果你坐这一站觉得不好,下车走二、三站再上车也无不可,那都是化城。所以他说,若悟此心就到了宝所。成佛就是这么回事。在没有成佛以前,佛说众生愚痴--笨蛋,那是很恭维的名词,只有真正成佛,到了智城,大彻大悟的人才不笨。

《思益经》云:愚于一陰一界入,而欲求菩提;一陰一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若悟自心,即是宝洲,具法财故。

《思益经》是大乘经典,全名为《思益梵天所问经》,其中佛说得更妙,他说凡是愚痴的众生,在生理与心理上都是“一陰一界入”。“一陰一界入”是三个层次,一陰一是五一陰一:色受想行识;界是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以及根尘之间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入即六根,都被佛骂成愚痴;愚痴众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求道。佛把我们骂惨了!想想看!我们搞打坐、念佛、参禅,哪个不在这上面求道?真正学佛要提醒自己警觉,两一腿一盘,不要在一陰一界入上面去求菩提;在这个上面求明心见一性一,求不到的哟!愚痴众生都在一陰一界入而欲求菩提,这是佛骂的第一句。

第二句,“一陰一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这也是佛说的话。他说生理、心理全体都是道,离开这个生理、心理就没有道,你说佛他老人家说的什么话?都是他讲的,一方面说这个不好,这个不是拳头,是手心;反过来,又说手心握起来就是拳头。这个道理何在?

难怪清初有我的学者顾亭林,看佛经看得厌烦,他就看不懂,学问那么好,却没有智慧。顾亭林比方得很好,他说佛经没有什么,一个桶装水,一个桶是空的;倒过来是空,倒过去还是空,始终是这么一个东西。他当然看不懂,“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这是什么话?一桶水倒来倒去。“愚于一陰一界入,而欲求菩提”是不对的;接着又说:“一陰一界入即是,离是无菩提”;倒过来、倒过去都是他说的。

对的。其实我们不管怎么样,这些经典我们最容易忽略过去。实际上,想学佛修道,真正踏实的功夫,就要从这个地方去了解。先要离身见、离我见,离开一陰一界入,空掉了,然后回转来了解这个心理、生理全体都是它,那才可以。你不要只看它反过来、反过去。以求证功夫来讲,先不能空去身心两面,认为这个就是,而在这上面转,那全错了!如果空掉身心,认为空的一面对,那是小乘、罗汉;要反转过来起妙有,才是大每菩萨境界,才能证得菩提。

“若悟自心,即是宝洲,具法财故。”你真正能够悟到自己是佛,悟道、证道了,你就到达空所了,也具备了法财,佛法的智慧福德,你全都具足了!佛再三强调心外无法,离心以外没有佛法。

接着,引用李长者的《华严论》:

《华严论》云:宝洲在何处,即众生心是。若悟自心,即是最胜无所著处,离住相故。若心外立法,则随处生著。《法华经》云:拔一出众生处处贪著。

讲了半天,宝洲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心。

“最胜无所著处”,就是刚才讲的《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即宝洲。如果心外求法,处处都在执著中,执著就不是佛法。

“拔一出众生处处贪著”,《法华经》的这八个字很妙,古文很简洁,以现代眼光看有两种释义:一、佛法帮助众生跳出了处处贪著,二、真正超出三界的众生就成佛了。在哪里超出呢?就在处处贪著上。跳出三界外到哪里去?等于平常恭维人的一句话:“百尽竿头更进一步”,更进一步到哪里去?高明到极点还是下来到平实。跳出三界外,没有第四界哟!第四界也在三界中。《法华经》不但故事妙,经文也妙。

“拔一出众生处处贪著”,佛法教众生离开贪瞋痴才能成佛。反过来说,若要成佛却要大贪瞋痴。什么叫大贪?明明知道众生度不完,还要度尽一切众生,这个贪心多大!瞋是发脾气,一切情感,一切世界情一欲,拔起慧剑一刀斩断。这是多大的瞋念!金刚怒目,降一切魔。明知众生永远度不完,生生世世永远在轮回中,每位成佛的却都再来,你看这多痴!真是痴到极点!大慈大悲就是大有情、大痴心。

所以真正成佛,是把个人的小贪瞋痴转化发展到一爱一护一切众生的大贪瞋痴,升华到如此伟大,如此崇高!这是这个东西。因此真正成佛的人,是“拔一出众生处处贪著”,那才是真贪著,虽然贪著,但是拔一出众生种种的苦。

春去引得千春来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六祖因《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点。

《金刚经》是须菩提问佛修大乘的方法。他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象同学问:“在什么境界才能定住?”打起坐来烦恼妄想不断,怎么把它降伏?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答复得很妙。弟子问:“老师,心怎么降伏?怎么定位?”佛回答:“是啊!就是这样降伏,就这样定住。”说了等于没有说。如果你们问我,我这样回答,你不翘嘴巴也会瞪眼睛。你问:“怎么定?”“说定就定啊!”“怎么样把妄想降伏下去?”“说妄想,妄想就没有啦!”你说:“不懂。”“你不懂,我也不懂呢!”其实就是这样嘛!很简单。因为须菩提不懂,佛只好一再说明,最后才说出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加个应该,已经变成方法,落到下一层。此心本无所住,在哪里住?住在哪里?打坐学佛所以不能得定,是你想把心留住啊!留得住吗?任何一法怎么留?“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留不住的。因为留不住,此心活泼泼的,常生一切法,它本来住在这里,要从这个道理上去悟。

接着佛提出种种比喻,比如以布施来讲,布施分三种:一是内布施,包括法布施等等;二是外布施,即财物布施;三是无畏布施,包括内外等等。现在我们所讲的比较偏向内布施。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布施就是舍。大家念《金刚经》要懂《金刚经》,佛不是把方法传给你了吗?“心不住法而行布施”,结果你打起坐来、念起佛来,阿弥陀佛一次,阿弥陀佛二次……准备念一万次,你心住于法嘛!念佛只是个法门,念过就念过了,此心就是净土啊!“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这就是念佛。“有时”,有的时候,不但念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随便你念。“无事”,没有事的时候,闲观一片心啊!此即“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大家在这里修定慧,定也定不好,慧也慧不起来,换言之,既不定又不慧,什么道理?“心不住法而行布施”。你不是修大乘道吗?最喜欢禅,“馋”,给你你又不吃,金刚钻端给你吃,你又吃不下。可见你肚子很饱,不馋;真“馋”(禅),就吃下去了!

“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果做到这样,此人张开了眼睛,一切道理都看通了,本空嘛!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这道理不是明白清楚得很吗?《金刚经》都会念,可惜《金刚经》都会念你,你不会念《金刚经》。如果真晓得念经、真晓得修净土,好好体会这两句:“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知心目开明,智日普照,光吞万像,法界洞然。岂更有一纤尘而作障翳乎,如是则空心不动,具足六波罗蜜。

这是永明寿禅师自己的结论。上面引用那么多“一切唯心”的经典,就是要告诉我们,真正的心地法眼打开以后,智慧就如朗日普照一切。智慧之光是“光吞万像,法界洞然”,空空洞一洞都明白了,这个时候自然解脱,没有一点灰尘可以障碍。本来无障碍,为什么修行修道会有障碍?因自生障碍、心住于法。要做到“心不住法而行布施”,那就无障碍!

这段重点在“心目开明”。有一点千万要注意!一般学佛的一看到“心目开明,光吞万像”,都会产生一个有相的观念,闭起眼睛找心,把现有的眼睛当成目。这个心目并不是有相的眼与心。比如人在作梦,在梦境中也觉得有眼睛看到景物,所看之物并非这个肉一眼在看,这个眼睛在休息。梦中身也类似于菩萨境界的意生身,意识所生的身,眼、耳、鼻、舌、心都有,有感觉,吃东西也觉得饱,实际上是意境中的东西,那个意不纯是第六意识的明了意识,是第七识缘第八阿赖耶识所生的独影境。我们平常用功做功夫,都是拿现有肉一体的心目去找,基本上是个大错误。

“光吞万像”,禅宗引用得很多,大家往往也有错误有观念,追一个有相的光。有相的光不能吞万象。研究地球物理、太空平常的就知道,地球外面到其它星球之间是黑光,超过地球,有一层外面全是黑的,这个黑不象地球上黑夜的黑,那又是另一咱黑。过了这一阶段,慢慢接近其它星球又有光进来了,当然还是属于这个太一陽一系统。现在科学界又有新发现,太空中另有黑一洞,不知道是什么?目前科学界正在追究这个东西,不管什么东西,什么光进入黑一洞,全化为乌有。实际上以中国玄学来霁,有太一陽一有光明,就有黑暗,有一陽一就有一陰一,自然有类似黑一洞道理存在,跟人一体一样。象这类科学知识必须留意,科学知识越渊博,对修持的道理越有帮助。大家学佛打坐,不要拼命把自己投入情绪的迷信,走入宗教的路线,忘记了这是一个最高最深的佛学道理,要搞清楚。因此,对“光吞万象”一语,不要执着有相的光。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