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典文学 > 佛经大全 > 妙法莲华经浅释

第三卷 譬喻品(11)

「夜叉饿鬼,诸恶鸟兽」:譬喻欲界中五利使和五钝使之烦恼。欲界众生都是有漏,故不知修道,更不能得禅悦的滋味。「饥急四向」:譬喻外道所修之邪观无法领悟真理,而他们却仰慕道果及禅味。「窥看窗牖」。「如是诸难,恐畏无量」:这样诸难,实在可怕之极。

是朽故宅 属於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间 於後宅舍忽然火起

「是朽故宅」:譬喻无始故有的三界无安之所。「属於一人」:佛以应身到此三界教化众生,故「属於一人」。从佛发心到成佛,经三大阿僧只劫,他发无量无边之誓愿:愿度一切众生,了生脱死。故我人身为佛教徒,应效法佛陀,发无量无边大誓愿,度一切众生。佛教徒应度父母信佛,所谓:「身得离尘垢,此道方成就」,若能度父母信真理,才是真正孝顺,然後度兄弟姊妹,明白真理,远离邪知邪见。释迦牟尼佛成佛後,还到忉利天为母说地藏经,可见佛陀已成佛,仍不忘度其母。

「其人近出,未久之间,於後舍宅,忽然火起」:释迦牟尼佛於大通佛时,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降伏五浊,完结一切业感,佛遂入涅盘。佛入涅盘後,一切众生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复现。亦可譬喻佛所教化的众生已得无生法忍,所谓:「诸漏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不再生於三界,故谓「出」。佛虽已成佛,超出三界,但佛也会倒驾慈航,再来世上教化众生,故谓「近」。经云:「佛数现涅盘」意谓出三界火宅。「於後宅舍,忽然火起」:「舍」譬喻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火把三界烧坏。

四面一时 其焰俱炽 栋梁椽柱 爆声震裂 摧折堕落墙壁崩倒

「四面」譬喻四念处。佛入涅盘後,一切修道的比丘、比丘尼都依四念处而祝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一)观身不净:观身、受、心、法皆不净。(二)观受是苦:观身、受、心、法皆苦。(三)观心无常:心念念迁流,故曰「无常」,观身、受、心、法皆无常。(四)观法无我:观身、受、心、法皆无我。修四念先修:1、不净观,以破除我执。人常执著这臭皮囊,放纵享乐而造业。修道人应破除我执,借假修真。2、观受是苦,有三苦、八苦以至无量诸苦。三苦:(一)苦苦,是贫困之苦。(二)坏苦,是富贵之苦,人拥有的一切物质,难免损坏。(三)行苦,念念迁流生苦恼。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一时」譬喻五浊、八苦、四倒同时生出。四倒是外道之四颠倒见: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非净计净(常、乐、我、净是涅盘四德)。

「其焰俱炽」:四倒、五浊、八苦互相助长,故曰「其焰俱炽」。

「栋梁椽柱」:譬喻支持身体的骨骼。

「爆声震裂」:命断为「爆」,譬喻断命时。

「摧折堕落,墙壁崩倒」.气断骨离为「摧折」,譬喻命终时四大解散,地、水、火、风各有所还,身体化为乌有。

诸鬼神等 扬声大叫 鵰鹫诸鸟 鸠盘荼等 周慞惶怖

不能自出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毗舍闍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为火所逼 共相残害 饮血噉肉

「诸鬼神等」:譬喻五钝使和五利使。

「扬声大叫」:诸鬼神等见忽然舍宅起火,墙倒屋塌,故惊恐大叫。

「鵰鹫诸鸟,鸠盘荼等,周慞惶怖,不能自出」:譬喻三界不易出离,必须借助佛法僧始可得出。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孔穴」譬喻色界。

「毗舍闍鬼,亦住其中」:噉一精一气鬼也是在色界中。

「薄福德故,为火所逼」:由於福德浅薄,所以常发脾气,故有云:「缺德带冒烟」。菩萨或会以折服法,以使众生醒觉,但只是权巧之法,并非发脾气。但普通人发脾气,是由於德行不足所致,发脾气如被火烧。譬喻三界无安,被四倒、八苦所逼。

「共相残害」:色界中厌下欣上,例如在色界中讨厌欲界,向往无色界;在上界者不欢喜下界,故「共相残害」。

「饮血、噉肉」:「饮血」譬喻色界及无色界众生有默然的执著,止语而不与人交谈。「噉肉」譬喻色界及无色界中众生执著功德。

野干之属 并已前死 诸大恶兽 竞来食噉 臭烟烽燎四面充塞

「野干之属,并已前死」:「野干」譬喻欲界的「贪」。已生色界,故已离欲界的「贪」。「诸大恶兽,竞来食噉,臭烟烽燎,四面充塞」:「诸大恶兽」譬喻色界的「贪」。可把欲界的「贪」吞噬,虽无冒烟,但仍有微细的热恼,仍有味禅的境界,故以「臭烟」喻之。亦通身受心法及以四大,故言「四面充塞」。

蜈蚣蚰蜒 毒蛇之类 为火所烧 争走出穴 鸠盘荼鬼随取而食

「蜈蚣蚰蜒,毒蛇之类,为火所烧,争走出穴」:譬喻无色界。无色界比色界更高一层,修道人到无色界中,讨厌色界,因色界仍是有形相可见,色界众生被形相所局限,仍有苦粗相,在色界中被八苦五蕴所烧,故欲脱离色界牢笼生到无色界中。

「为火所烧,争走出穴」:「穴」譬喻色界天,「出穴」譬喻无色界天,到无色界中定力则更进一步。到无色界天,色界天灭,故以「鸠盘荼鬼,随取而食」喻之。「鸠盘荼鬼」譬喻本五钝使及五利使皆可得无色定,但文中执著五钝使厌色界天,而欣向无色界,五利使已证得无色界,故厌弃色界天,故曰:「鸠盘荼鬼,随取而食」。

又诸饿鬼 头上火然 饥渴热恼 周慞闷走

饿鬼腹大如鼓,喉细似针,故难填饱。头上著火,饥渴热恼,而漫无目的地四处乱跑。「饿鬼」譬喻四空处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四空天虽已空但仍有识,未了生死,未得无漏饮食,犹如饿鬼未得无漏饮食,虽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顶,但仍未了生死,被无常所烧,故「头上火然」。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为八万大劫,天福享尽仍要堕落,被无常火所烧,得不到正道之食,故云「饥」。无助道浆水滋润,故云「渴」。在四空处众生,虽是三界中最高者,但有细微的八苦所逼,八苦仍存於八识田中,故云「热」。仍有微细诸惑: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惑:对境生贪爱。思惑:迷理起分别。尘沙惑:菩萨教化众生,必须通达如尘如沙那样多的法门,否则,自在教化,则为尘沙惑。无明惑:不辨是非,认假作真。因有诸惑故云「恼」。四空处众生仍在生死中,不想出离,故云「周慞闷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灾 众难非一

三界无安,故云:「甚可怖畏」。若不求出离犹如:「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是时宅主 在门外立 闻有人言 汝诸子等 先因游戏来入此宅 稚小无知 欢娱乐著 长者闻已 惊入火宅

「宅主」即佛,佛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娱乐著,长者闻已,惊入火宅。佛已证得法身地果位,故谓「在门外」。「立」即佛常存大悲心,欲救众生,故不住第一义空座。「闻有人言」:譬喻三昧,佛得三昧法,观机逗教。「汝诸子等」:五道中一切众生。「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此等众生初发心时求出此火宅,但未得三不退转(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仍有见惑和思惑。一切众生理性本清净,因无明妄起执著,而致生死相续,故以「先因游戏」喻之。「稚小无知」:即修行末圆满,被见惑、思惑、无明惑所缠。「欢娱乐著」:生於三界中不知出离,误以为此间是乐土。「长者闻已,惊入火宅」:譬喻佛怜悯众生,要到三界中度化众生。

方宜救济 令无烧害 告喻诸子 说众患难 恶鬼毒虫

灾火蔓莚 众苦次第 相续不绝 毒蛇蚖蝮 及诸夜叉

鸠盘荼鬼 野干狐狗 鵰鹫鸱枭 百足之属 饥渴恼急

甚可怖畏 此苦难处 况复大火 诸子无知 虽闻父诲

犹故乐著 嬉戏不已

「方宜救济」:此时佛欲以大乘法救度所有众生。「令无烧害」:以免众生被五蕴火所烧。「告喻诸子,说众患难」:令诸子得悉,火宅中充满患难——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恶鬼、毒虫」:譬喻五钝使和五利使。「灾火蔓莚」:五蕴之火四处蔓延,把三界烧坏。「众苦次第」:众苦相续不绝。「毒蛇蚖蝮,及诸夜叉,鸠盘荼鬼,野干狐狗,鵰鹫鸱枭,百足之属」:譬喻五钝使和五利使。「饥渴恼急,甚可怖畏,此苦难处,况复大火」:因既无正道之食,又无助道之浆,故惑饥渴,所以饥渴恼急,甚可怖畏。三界有各种怪物,何况复有大火所烧。「诸子无知」:一切众生无大乘根性。「虽闻父诲」:虽常受长者训诲。「犹故乐著,嬉戏不已」:仍逗留其间嬉戏作乐。

是时长者 而作是念 诸子如此 益我愁恼 今此舍宅

无一可乐 而诸子等 耽湎嬉戏 不受我教 将为火害

即便思惟 设诸方便

此时佛又作是念,诸子如此,更为我添烦恼。佛的愿力是度众生,而众生不知醒悟,故添佛愁恼。三界中实无可留恋,而诸子等,却沉迷留恋这三界。

人在三界中,被无明缠绕,不发菩提心,不修菩提道,甚至根本不信佛。我有一个弟子,他的父母最近来三藩市,见其子在臂上曾燃香,大感不满。现在的人多是颠倒是非,本来燃香供佛,是对佛的一种供养,他们竟为儿子燃香供佛而感不满。人做颠倒事,一般人却不以为然,不加干涉。可是人要修道学好,却有亲眷反对,岂不是颠倒。

最近我有一个弟子,他见一切物件都在移动,有如在一陽一光注照下,可见微尘晃动。他这境界是开五眼前的一种现象,有时又如瞎了,甚麽也看不见,这是五眼正要开而未开时的现象。人若对这境界有所执著,或想得五眼,或不欲有此境界,若有所差池犯错或多管闲事,则五眼会闭。故开五眼後要具足定力,有定力才能生真正智慧。

「不受我教,将为火害。即使思惟,设诸方便」:众生不受教诲,恐怕都会被火所烧,佛即作思惟,既然众生不受大乘法教化,即以方便权巧之法教化众生。

告诸子等 我有种种 珍玩之具 妙宝好车 羊车鹿车

大牛之车 今在门外 汝等出来 吾为汝等 造作此车

随意所乐 可以游戏

轩宇阅读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关注
随时手机看书